“政融保”项目工作信息
信阳市“政融保”产业扶贫项目工作情况通报
各县(区)党委和人民政府,市直各单位,市管各管理区、开发区,各大中专院校、人民团体,中央、省驻信各单位:
今年6月以来,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市直工委牵头,会同市委组织部、市财政局、市金融办、市扶贫办、人保财险信阳市分公司,认真落实“抓党建、促脱贫”要求,在“市直机关百千万工程助推脱贫攻坚先锋行动”中深化实施“政融保”产业扶贫项目,以基层党组织和派驻村第一书记为依托,实现党建工作与金融产品、产业扶贫的深度融合,形成脱贫攻坚的合力,受到了全市建档贫困户和各级党组织的积极拥护,项目实施以来,取得了一些成绩,但也存在不少问题。现将项目推进工作进展情况通报如下:
一、进展较快、成效初显
(一)领导重视,认真安排部署。“政融保”项目启动后,市里成立了领导小组。前不久,根据工作需要调整了领导小组成员,并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了业务指导组、综合文秘组、宣传督导组,抽调精干人员加强办公室工作力量。同时,市里派出三个调研组于9月下旬深入9个县区对此项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。各县区直工委,人保财险分支机构及时向县委政府领导汇报,积极协调沟通项目有关成员单位,调整了领导机构,形成了以副县级干部为组长的领导小组,建立了组织协调机构,明确责任分工,认真谋划、转发和制定实施方案,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,扎实开展贯彻落实“政融保”项目各项工作。
(二)措施得当,项目扎实推进。各县区将“政融保”项目纳入“县区直机关助力脱贫攻坚先锋行动”的一项行动,充分发挥机关党建的引领作用,动员县区直机关各级党组织认真组织实施,特别是充分发挥派驻村第一书记的领导、引导作用,广泛宣传发动,深入摸底,积极申报推进项目落实工作。罗山、浉河、平桥、新县、光山、潢川组织了大规模的第一书记及扶贫责任人培训,深入学习政策和业务,各县区驻村第一书记和人保财险分支机构项目工作业务人员按照“政融保”项目实施工作流程,积极沟通协调配合,对“政融保”项目优先对接、优先受理、优先审批、优先办结,提高工作效率,让金融扶贫尽快走进涉农企业、农村合作社和贫困户家中。特别是罗山、新县谋划早,措施得力,落地的项目快。如罗山县已落地3个项目资金490万元,带贫351户;新县已落地2个项目资金15万元,带贫11户,并在全市率先落实“扶贫保”,为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医疗、产业、助学等保险保障。
(三)协调积极,落实初见成效。通过统筹协调,部门配合,各方人员特别是项目业务工作人员的积极努力,截止目前,全市9个县区落地了13个项目、融资金额612万元,带贫440户;有15个项目正在审批中、预融资金额3109万元,预带贫728户;有13个项目正在受理中,25个项目正处于对接阶段。
二、推进不力、问题不少
(一)认识程度不够高。一是部分“政融保”项目成员单位政治站位不高,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不够,没有把“政融保”项目作为脱贫攻坚中发展产业扶贫的一项重要力量来看待。二是各县区虽积极参与上报项目,第一书记、贫困户等有关人员对项目了解不够,产生的疑问、担忧多,导致推荐项目质量参差不一,被拒项目较多。如浉河、平桥2个区至今无落地项目。
(二)工作措施不够力。一是宣传发动不广泛,第一书记、贫困户、涉农企业知晓率不高。二是业务培训不到位。部分县区没有组织相关人员培训,有些县区虽进行了培训但培训效果不理想,第一书记对这项工作了解不深不透不全面,致使第一书记不知如何推荐,有些不愿推荐,有些不敢推荐。相关业务人员操作流程不熟练、把握不准确,办理速度效能较低。三是“政融保”项目与当地金融扶贫工作有机融合、统筹协调、有序对接的措施少,部分县区畏难情绪多,创新解难办法少,等待观望拿不出过硬的措施,致使个别县区推进工作慢、效果差。
(三)工作合力不够强。一是“政融保”成员单位协调配合不够主动积极。一些部门不热心、不主动、不积极,参与项目运作投入力量少,六个项目成员单位,仅各县区直工委和人保财险公司在协调运作、推进项目落实,其他部门没有真正参与其中。二是人保财险业务人员与第一书记、贫困户之间的工作协调配合不够。第一书记推荐的项目较少,贫困户落地项目少。三是“政融保”项目和人保财险业务有机融合相互促进不够,对保险的增信和风险防范功能认识不充分,对人保财险业务扶贫功能认识不足,支持不力,落实见效少。
(四)政策配套不完善。一是“政融保”项目纳入县区风险资金池缺少实施细则,各方不知怎么进入,致使目前均未纳入风险资金池保障范围。二是“政融保”项目为带贫的涉农企业融资,对带贫企业的带贫方式及带贫效果的认定标准界定不明确,致使“政融保”产业扶贫项目社会认同度不高。
三、提升站位、尽责担当
(一)对标新要求,提高政治站位。党的十九大开启了新时代,确立了新思想,明确了新使命,作出了新部署,对脱贫攻坚提出了更高更严更实的新要求。要对标新要求,对标党的十九大精神,进一步统一思想,提高认识,站在更高层次谋划脱贫攻坚,以更严的标准推动脱贫攻坚,以更远的眼光规划脱贫攻坚。要深刻认识“政融保”产业扶贫项目,是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脱贫、稳定脱贫的新的动力,是动员和引导金融机构等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脱贫攻坚、服务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的一面旗帜,是金融扶贫、产业扶贫的一支生力军。我们要勇于担当,积极作为,抢抓这一大好的机遇,为我市打赢脱贫攻坚战,决胜全面小康做出应有的贡献。
(二)聚焦新目标,主动担当作为。要在全市进一步开展对“政融保”产业扶贫项目的再学习再宣传再动员,提高各级对“政融保”产业扶贫项目重要性、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认识,督促指导没有举办“政融保”项目培训班的单位尽快举办培训班,抽调业务能力强的骨干深入基层、深入贫困户、深入涉农企业宣讲“政融保”项目;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担当和服务意识,围绕推进“政融保”项目早谋划、早部署,做到心中有数,有的放矢,有序推进。要认真总结推广落实“政融保”项目中先进的典型经验和落地项目中的优秀案例,进一步提升驻村第一书记对融资项目的识别能力,把真正有融资需求的扶贫融资项目报上来,缩短项目审批周期,使资金快速到位发挥作用。要把“政融保”项目和人保财险业务有机融合、同步推进、相互促进、相得益彰,充分发挥保险的增信、风险防范和助力金融产业扶贫的功能,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积极贡献。
(三)增强新合力,精准组织实施。市级层面已调整建立健全了领导小组、办公室及三个工作组和“周上报、月通报,季会商,年考核”工作机制,各县区也要参照市里的做法,把“政融保”产业扶贫项目纳入当地扶贫工作总体格局,进一步健全完善领导组织和协调机构,加强办公室工作力量,建立自上而下运行高效的“政融保”专门工作体系。要按照豫财金【2017】67号《关于加强“政融保”产业扶贫项目财政贴息管理的通知》文件中规定的各部门职责,落实责任、落实分工,统筹协调、密切配合、形成合力,层层传导压力动力,确保上下贯通,统一高效,运转协调,有序推进“政融保”项目早落地、早实施、早见效。
(四)解决新问题,务求工作实效。要针对“政融保”项目推进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困难问题,制定整改方案,建立整改台账,明确整改措施、整改时限。要积极协调,统筹兼顾制定“政融保”项目进入当地风险资金池的操作实施细则,明确带贫企业带贫标准。要加快推进农村信用评级体系建设,优化金融扶贫环境,提高金融扶贫工作效率。“政融保”产业扶贫项目要充分运用农村信用评价体系资源,达到共享金融扶贫资源,共同促进金融扶贫扩大成果,健康发展,彰显“政融保”助力脱贫攻坚的魅力。要坚持问题导向,针对各县区普遍反映手续比较复杂,融资标准不明确,什么条件能融资,什么条件不能融资等问题,进一步简化优化操作流程,明确规范项目要求,达到一目了然,通俗易懂,操作方便快捷。要建立自查自纠长效机制,进一步加大督察巡查的力度,创新督察方式,提高督察效果,对问题整改进行跟踪问效,坚决把“政融保”产业扶贫项目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整改落到实处,务求工作实效。
信阳市“政融保”产业扶贫项目领导小组
2017年11月20日